媒体

【新华社】镌刻下中国乡村振兴的“江苏脚印”——《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暨乡村振兴论坛侧记

2019-01-23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党委宣传部

 

丁艳锋副校长(左二)深入基层调研

南农大师生在南京江宁区牌坊社区与社区干部访谈

南农大研究生在新沂花厅村做访谈

在中国“三农”智库领域,南京农业大学有个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注、肯定和赞扬的“拳头产品”—— 连续7年7本《江苏农村发展报告》。而《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暨乡村振兴论坛,更是镌刻下中国乡村振兴的“江苏脚印”的新迈越,提供新形势新背景下中国乡村振兴的“江苏问答”。

副校长丁艳锋在致辞中介绍说,从2012年开始,学校动员组织了最强阵容开展江苏农村研究,为江苏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政策咨询。7年来,研究成果得到了江苏省政府和学界的高度认可,受到中央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肯定性批示。丁艳锋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包括农村发展报告课题组在内的南农专家学者应紧抓良好契机,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开拓江苏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今年与江苏省广电中心联合发布,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影响力,也进一步激励学校师生做出更好报告,更好的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为建设“强富高美”新江苏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中央和地方主媒、重点名牌大学等省直部门、单位、团体和基层组织等负责同志,对《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与会者一致认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江苏农村发展系列报告,经过南农人多年的持续努力,已成为政府学界关注的重点,架构起了政府、农村和学界之间的桥梁,很好地起到了第三方的角色,数据客观公正、发布意义重大。今年南京农业大学的江苏农村发展报告研究更具针对性,重视“人”和“发展要素”两个研究关键,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报告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体现了与“新时代”俱进的精神,重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报告切合当前“三农”工作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之选题,力解“三农”理论困惑与实践疑难的透析。

来自京城的中央主媒一位负责同志点评说,《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更接天气——中央精神、省委精神;更接地气——江苏实际、三农实践;更接人气——以人为本,以人为魂,以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地、钱、人”等多种发展要素问题为切入点,立足时代站位,力求破解“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三产融合的认识高度,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的力度,发现现实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是中国“三农”智库领域的重要收获和显著贡献。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汤中原同志,作为基层代表在发言中说,《报告》的形成充分倾听了基层声音、剖析了基层代表案例、整合了多渠道意见,贴合基层发展实际,为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乡村治理存在的困难等方面理清了思路,对基层“三农”工作特别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冶山街道在产业发展、产品塑造、品牌建设等方面指明了新的方向。

领导、专家和基层代表的评说,有书有据为证。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蓝皮书,其主旨选题、内容构架、精准表述,独给人以耳目一新、真实扎实之感。

譬如,在总报告序言中,他们认为,近年来,江苏“三农”工作成绩在全国是显著的,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农村相关产业产值转向负增长,劳动力投入持续减少;第一产业产能总体呈下降态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贡献度下降;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农村抚养比继续攀升,农村就业人口负担逐年加重;城乡及农村内部差距有所遏制,但仍有反弹的可能;农业技术人员占比继续回升,但增幅有限;农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大,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怎么认识?怎么解决?解决的条件、环境、主观、客观等因素应该怎样创造与完善?

《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从六方面予以深入浅出的解析与解答: 2018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18江苏农村基层党建、江苏农村社区建设、江苏农村土地市场发展、江苏农业产业发展、江苏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从点、线、面的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性的呈现”,与往年相比案例更丰富,增加了“故事叙述”的思路,以个案的方式呈现江苏省在“城归”、“技术下乡”及“公共用地”治理方面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对2018年度江苏省在农村建设中的新进展进行跟踪式描述,并提炼出“十大事件”,形成更为立体化、多元化的研究维度,更加全面、生动的展现出江苏农村发展的脉络,讲好“江苏农业农村故事”。

同时,对乡村振兴中,这六大方面的工作,又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健康发展的一揽子建议:在“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开创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议中提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城市、一流乡村,大力完善农村贸易与投资、产业及人才发展、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法治环境等,完善农村政务服务和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乡村公共安全监管广覆盖。”;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农业优质发展”建议中提出“重点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相关产业产值负增长、劳动力投入持续减少、第一产业产能及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贡献度下降等问题”; 在“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议中提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包括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建立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系统、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和‘厕所革命’、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等”;在“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建议中提出“构建乡村振兴财政保障、金融倾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财政政策这一杠杆能够有效地激发农业农村潜能,有利于释放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红利”;在“以治理创新促万村善治,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议中提出“加快实现城乡及乡村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覆盖农村”……

《报告》更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五个“五维建设”来考察江苏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他们的问卷和相关访谈调研显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自身较强的政治性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对基层社会的政治引领;党建工作往往容易陷入由“实”变“虚”、“说起来重要,抓起来不要”的窘境。为此,《报告》提出了“找准抓手,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理论研究,创新思想教育形式,推进重点领域基层党组织设置,选拔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严格纪律检查,建立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等政策、决策和强化工作建议,得到与会者的肯定和好评。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因为站在时代的高位,政治的高位,高质量发展的高位,一本智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学术报告,赢得更多爱农、尊农、研农和从农者们的更多青睐!(夏 寅 丁碧轩 / 记者 沈建华)

编辑:杨云

原文链接: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5593621?isview=1&homeshow=0&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

阅读次数:1278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