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南京日报】南农大将“稻作课”搬进农博馆

2019-06-10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党委宣传部

我们的思政课

“中华文化绵延千年不断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耕文明。这是清代大型龙骨水车,也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的发明和使用将耕犁效率大幅提高……”本月6日是芒种节气,南京农业大学将稻作课搬进了位于校内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集结了农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两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共同授课,从《稻作起源与文化》说起,为学生打造了一堂沉浸式、体验式的精彩课程。 

“从古至今,芒种多与农事相联系,明代起,皖南便有‘安苗’的祭祀习俗,在浙江一些地区,还要在芒种这天举办开犁节,以祈祷农事顺利、颗粒归仓。”博物馆馆长、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卢勇教授从芒种节气与农耕农事的渊源说起,带领学生走进农博馆,依次选取远古时期的稻米形态、四季农忙模型、清代大型龙骨水车、梯田地貌、稻田工作图等图片和实物,生动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以及蕴含的农耕文化。 

“稻作到底起源于哪里、籼米与粳米有什么区别……”参观结束,学生们围坐在农博馆的沙龙区,农学院李刚华教授开启了第二篇章的讲述。 

李刚华介绍, 农博馆里有碳化稻种、稻作场景和工具,这就为稻作起源、稻作技术发展的讲解提供了非常好的道具和场景。“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了解一门学科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它的历史,设计这样的课程还希望能够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 卢勇补充。 

南农教务处处长张炜说,将稻作课搬进农博馆,这种“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方法是对从传统课堂形式的创新与突破。稻作起源这一主题背后蕴含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该校老师对‘课堂思政’的一种有益探索。” 

“这堂课让我穿梭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之间,既领略了绵延千年的传统农具与稻作文化,又学习了精确定量的现代水稻栽培技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大三学生郭迎新说,让她对生态文明的起源、传统农耕和机械化生产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思考。 

本报通讯员  楠秾宣  本报记者  谈洁    

原文链接: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9-06/10/content_538485.htm?div=-1



编辑:

阅读次数:752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