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人民论坛网】何军:整合多方资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

2020-10-20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何 军

摘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仍面临着融入城市政策成本和个人成本巨大、相关制度改革滞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以及社会资本相对薄弱等诸多困境与难题。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进程,需要多方分担社会成本,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优化社会资本结构。

关键词:城市融入 农业转移人口 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工作、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然而,由于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我国并没有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同步进行,而是经历了从农民到农业转移人口,然后再由农业转移人口到市民的“中国路径”(蔡昉,200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前一阶段的转变已无障碍,而后一阶段的转变目前仍步履维艰(刘传江、董延芳,2014)。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78年至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上升到8.48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60.60%,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仅为44.38%,也就是说约有2.27亿农业转移人口没有落户城市,无法享受市民应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市民化进程十分缓慢。若数以亿计的农业转移人口长期滞留于城市边缘地位,不仅不利于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还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为此,要加快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主要障碍

融入城市成本巨大

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需要很大的投入,这对政府的供给能力提出巨大挑战。中国社科院公布的测算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全国人均城镇生活发展成本约为1.8万元/年。在较高的公共服务支出以及持续性投入下,很多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积极性严重降低。就个人而言,农业转移人口要融入城市,面临的最大经济困境就是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各项生活成本。虽然进城务工后的经济收入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业转移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普遍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劳动报酬却相对较低,加上在城市中的生活成本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呈现边缘化。

制度障碍根深蒂固

宏观层面的社会制度、政策环境等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政策。但基本生活权利、劳动权益、居住权利和公共服务权利等直接关乎农业转移人口切身利益的制度还未根本改变,许多方面的权益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生活仍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方向新,2019)。比如,由于当前社会保险关系便携性差和转移接续制度不完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无法获得与缴费义务对等的享受权利。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这类就业往往不被社会制度性安排充分覆盖,这在无形中抬高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门槛,也增加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

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转变为城市市民,关系到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发展转型问题,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水平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导致其就业选择空间狭小且收入水平较低,难以负担在务工地定居所需的生活成本和未来发展成本。此外,受传统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对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缺乏再投资的经济意愿和能力,导致其就业竞争能力不足,无法在城市长期立足和发展。

社会资本相对薄弱

以亲缘、地缘为纽带形成的交际圈,对传统乡土网络的依赖性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缺乏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的途径和机会,大大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加之文化、地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与城市主流文化相融合,而且部分城市居民也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存在一定的误会与偏见,导致这一群体大多只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不同工种之间,不仅难以培育和积累新型社会资本,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对新型社会资本的投资,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网络同质性较高和信息流通渠道闭塞的局面。自身社会资本的匮乏,导致农业转移人口经济融入度低、身份认同感弱以及心理融合度低,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并转型成为新市民。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打破城乡分割经济社会体制障碍,有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才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进程,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

多方分担社会成本,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经济融入风险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实际上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是不同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目的及偏好与不同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类型之间互相匹配的结果,即农业转移人口内部存在“分类融入”的能动模式。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社会和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共同参与的城市融入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类融入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将不同职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分层分类区别对待,并根据各个城市发展的状况来合理解决广大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成本是一个长期的支付过程,应该高度重视市场力量,将社会资本引入到住房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一次性投入成本过大的问题,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以及个人压力。此外,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和家庭作为城市融入的直接受益者,应积极配合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主动利用土地流转与经营体系的创新模式,实现“人地分离”,为融入城市提供物质支撑。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水平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水平是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为了改善户籍制度给农业转移人口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制度与模式,以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方面,应该立足实际,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伤预防新模式和新机制,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城乡以及地区之间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的衔接,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从而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另一方面,将非正规就业逐步纳入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设计中。非正规就业并没有造成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甚至有助于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经济地位。如果户籍制度的改革执行能和非正规就业的正规化引导相结合,就可以使农业转移人口逐渐转向正规就业,实现工作认同,进而顺利融入城市。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能力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建设,直接决定了其城市融入的水平和质量。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能力建设既需要通过自身努力,也需要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来为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建设创造环境、提供条件。一方面,需要更新农业转移人口的思想观念,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其获取、掌握现代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而更好融入城市。同时,应结合农业转移人口的多元化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将职业技能培训贯穿于农业转移人口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以持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拓宽其就业面,从而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应通过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自身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社会支持。政府应在法规政策许可范围内,鼓励和引导以农业转移人口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可行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徐丽敏,2015)。

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障碍

社会资本是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构建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体系,并不断优化社会资本结构。一方面,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鼓励其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营造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间的互动环境;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吸引和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参与;加强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和融合,为其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舆论引导,消除城市居民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偏见和歧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杜宇,2019)。另一方面,要注重网络等新媒体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性的影响。新媒体作为原有地缘、血缘社会关系的延伸和扩展以及建立新型城市业缘社会关系的工具,可以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网络范围,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人际关系网络起到选择性强化和补偿的作用,帮助其实现人际关系网的扩张并改变其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方式,从而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心理障碍。

【本文作者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类型、机制与障碍——基于有限混合和多层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YJA790020)、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网络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YZ202000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刘传江、董延芳著:《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

[3]方向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演变趋向、突出特征与推进策略》,《求索》,2019年第4期。

[4]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能力建设——基于森“可行能力”视角》,《学术论坛》,2015年第5期。

[5]杜宇:《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人民论坛》,2019年第35期。

原文链接:

http://www.rmlt.com.cn/2020/1016/596195.shtml


编辑:

阅读次数:1177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