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农民日报】“南农实践”探索高等农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10-23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赵烨烨

“南农实践”探索高等农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育种团队在南京江宁湖熟菊花基地进行育种实践。 楠秾宣 摄

在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教授办公室的案头,有一套出版于2019年的《“大国三农”系列丛书》。“展示国情农情,聚焦‘三农’热点,服务乡村振兴,培养‘三农’情怀,这是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和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的组织下,全国8所涉农高校集体智慧的结晶。”董维春说。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涉农高校回信中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了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如今,这一精神已成为新时代全国高等农林教育的主旋律。

“受鼓舞,明方向,有干劲!”回忆起一年前,南农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场景,董维春依然历历在目。作为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个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的创办地,南京农业大学正用脚踏实地的“南农实践”唱好这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旋律。

心系富国安民的大战略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禀赋。南农人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大自然,让粮食安全真正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让中国饭碗里盛满中国粮。

2020年的春耕时节,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阻碍了种植户和专家们的“下田路”。“你看,点击拖动一下就可以精确到每一个田块的小麦苗情。”江苏省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副站长陈春生用手机演示“江苏稻麦生产智慧服务”小程序。这款小程序让农技人员和农民足不出户,手机一点,就能获知苗情。其设计者正是该校曹卫星教授领衔的智慧农业研究院。“这是基于团队最新绘制的江苏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数据来自架设在田间的‘天眼地网’。”曹卫星教授介绍,“天眼地网”就是依托高空卫星遥感、低空无人机和地面农田传感网的作物监测设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苗情生长状况、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11个技术指标进行采集上传、汇总分析,最终实时汇集成一张图,为田间生产送上精准的信息参考。

“疫情倒逼我们要加快技术应用。”曹卫星表示,作物生产全程管理的智慧化,让农业生产的精确化成为可能,原先的“拍脑袋”“凭经验”变为如今的手握“明白纸”、分类“开处方”,既能实现更为均衡的大面积丰产增效,也解决了疫情下农业生产空间的“阻隔”难题。

科技不仅可以协助生长过程,还能助力品种选育。众所周知,选育高产、优质、营养、绿色的农作物新品种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突破性新品种选育,主要依赖于认识作物复杂表型的形成与控制规律,发掘新基因资源,创造新种质。但传统的作物表型鉴定规模小、效率低、误差大,已成为制约品种改良的瓶颈。

“作物的产量,得种下去、长出来才能看见;物种的抗病性,得发了病才能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介绍道,现代多层次表型采集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南京农业大学已在第六届国际植物表型大会上绘就了全球作物表型研究的“中国方案”。

目前,南农正在积极筹建作物表型组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构建成立国内高校首个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心将作为‘学术特区’试点,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引领农业植物科学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辐射全国的新农科产教融合、实践育人高地。”学校科学研究院院长姜东说。

厚植知农爱农的大情怀

人生如茶叶,滋养了足够的社会阅历,才会沉下身子,慢慢发挥作用。”该校园艺学院茶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房婉萍在一堂思政课上,将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工匠精神”以及“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向青年学生们娓娓道来。

“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的专业教学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艺术地呈现其中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学生体会知农爱农的真谛。”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说。

绵延千年的稻作文化是如何演变的?为什么要发展现代栽培技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一堂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开启的水稻栽培学课程上线。结合农博馆里的水稻生产场景模型以及最新科技文献,引入现代栽培技术,让学生在“云”上“触”达“稻作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栽培技术的“硬核”实力。

将稻作课搬进农博馆,教授们从不同学科切入,实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科技交融碰撞。借助博物馆的实景,不同学科教授共话稻作起源,可以让学习水稻栽培学的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稻作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激发他们探究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兴趣。

这正时该校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学校将新农科与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四新联动”,加大五大学部对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统筹力度,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2019、2020年学校先后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两个具有强烈农业特色的新专业,先后论证肉品工程、文化遗产新专业。相继召开了一流本科教育推进会和一流本科教育论坛,同时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一流本科教育20条、推出“南农八门课”、打造通专结合的农科特征通识核心课程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拉开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幕。

扎根“三农”沃土的大气概

“要注意菊株萌条的长度,掐头要及时。”今年年初,南农大菊花育种团队的管志勇教授经常在线上指导菊花育苗,而网络的那头,是中国菊花之乡——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镇。

3年前,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的菊花研发团队来到镇里,提纯复壮了福白菊原种,建起了“福白菊种源保护中心”。“去年镇上的示范大户的鲜花亩产超过2000斤,产量是原来的两倍。”福田河镇人大主席郑永生说。

不仅去年大获丰收,今年的福白菊还“冲”上了抗“疫”的战场。由团队复壮后,福白菊所含的“总黄酮”“绿原酸”等功能性物质含量比普通菊花高出10%以上。与疫区部分农产品面临的滞销状况不同,“清热解毒、祛火润肺”的福白菊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相比往年更加供不应求。多家药厂将其纳入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方,4批次共计35吨福白菊被制成中药汤剂,送往武汉和广东等抗“疫”前线。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在陈利根看来,农大师生的使命,就是要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己任,努力成长为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贵州麻江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定点扶贫县,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麻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为了更好地对接麻江产业需求,把研究生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大业,2019年11月,南农把研究生工作站搬到了这座黔东南的大山里。

麻江百姓一直守着“农”字做文章,“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基地县”“中国红蒜之乡”“中国锌硒米之乡”美誉远扬。为精准对接这些特色产业,仅2020年上半年,这个建在大山里的研究生工作站就涵盖了蓝莓汁品质提升、锌硒米栽培、菊花新品种培育、养猪业发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等多个扶贫项目。“这是一种立体综合、需求导向的研究生工作站。”董维春说,“驻站课题组整合了多个学科类别,立体服务麻江多种产业需求,希望进一步推动麻江乡村发展,增加麻江乡村振兴的内核动力。”

牢记兴农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条高等农业教育的道路上,南京农业大学任重而道远。

原文链接:

http://szb.farmer.com.cn/2020/20201023/20201023_006/20201023_006_6.htm

编辑:

阅读次数:1101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