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中国科学报】新时代新农科发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

2022-11-23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温才妃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新农科在2018年正式提出之初,就被视作对传统农林专业的“提档升级”。4年来,新农科方向愈加清晰。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将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面向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林高校该如何坚持扎根大地,大力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11月19日,作为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十次会议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在南农举行。论坛上,20余名教育部门、农林院校负责人共同探讨了未来农林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农业呼唤新人才

江苏是农业大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江苏还是高等农业教育大省,起步早、知识领域广。”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说。

以南农为例,学校在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史上创造了若干个中国第一,比如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园艺系、第一个农经系、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第一个植物生态学研究室等。

尽管成绩显著,但包括南农在内,全国农林院校尚存共性的瓶颈与问题亟待解决。南农校长陈发棣指出,如服务农林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等农林教育与行业、产业的结合度,还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农林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

如何在新农科的背景下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科教育处处长高斌指出,一是抓好结构优化,加快培养紧缺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于山水林田一体化治理的新要求,强化农科与其他科目的交叉融合。

二是要加快专业体系构建,推进新农人培养。在农业强国的建设进程中,我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既要有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也要有加强产教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还要有聚焦乡村振兴、投身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业务型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聚焦新农科建设,应打造更多领域的人才培养特区,锚定国家紧缺、农民急需人才的培养,在继续实施生物科学、生物育种强基计划和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生物育种工程硕博士专项的基础上,建议教育部探索智能农机装备、营养健康、兽医、公共卫生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机制。

积极主动布局学科交叉

新农科的特征之一是学科交叉,这一点也契合了国际最新走向。

美国康奈尔大学启动了一项名为“登月思维”的计划。与会的该校荣誉教授、首届GCHERA世界农业奖获得者罗尼·科夫曼解释了这项计划的内涵——通过创新思维和采用新技术来解决复杂问题。他们希望在21世纪农业食品系统、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气候解决方案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上,给出康奈尔答案。“登月思维”计划吸引了人文学家、经济学家等加入。

而对于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在论坛上强调,涉农高校要担当起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任,两方面的积极探索必不可少。一是强化基础学科专业配置,夯实农林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二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以农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体系。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表示,瞄准未来人才培养,应扭转长期以来雷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厚基础、宽口径的个性化培养,也是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在开展智慧农业建设中的共识。

“面对新农科带来的知识结构重大变化,农林高校尚存教学组织结构功能不契合、培养体系不匹配、协同机制难保障等问题。”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认为,应鼓励成立新型教学组织,如创建课程群教学团队、虚拟教研室、实体化新型学院,有力推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

很多涉农高校都在积极行动。作为新农科建设的发起者之一,南农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理念,大力推进农工、农理、农文、农医结合,布局人工智能、文化遗产、智慧农业、食品营养与健康等新专业,将新兴方向发展成为优势方向,积极培养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服务乡村振兴突破“三少”

乡村全面振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懂农业、爱农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要求。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指出,乡村全面振兴存在“三少”问题,一是熟悉全产业链的农业人才少,二是既懂理论又懂乡村、能实践会创新的人才少,三是扎根乡村的农业人才少。“对应的教育问题是,人才培养规格未能覆盖乡村振兴全产业链,专硕培养与学硕培养趋同化,农业硕士在服务乡村一线时存在‘不愿派、派不下、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

在育人的各个环节中,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招生、靶向培养、溯源质控”,突破“三少”的桎梏。总结经验,刘雅红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努力实现农业硕士与农业博士的贯通培养,尝试打破农业专硕不能直博的现状;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是新型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如科技小院、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耦合产业创新链,建设人才培养链,构建“科技研发-中试开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链服务体系。

对此,陈发棣表示赞同。多年来,南农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案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一批科技小院研究生工作站、产教融合的新农科建设基地,面向一校一站一团队、一乡村一产业,强化耕读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在定点扶贫的贵州省麻江县,南农打造了研究生工作站样板,把乡村产业高效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将大科学根植于大土地定点帮扶。师生近1000人次参与麻江的扶贫工作,让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真正成为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大课堂。

论坛中,陈发棣提议:“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起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命运共同体,继续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交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原文链接: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11/372118.shtm



编辑:俞佳宁

阅读次数:2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