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江苏科技报】江苏首张农业碳票成功交易

南京农业大学固碳新技术提供支撑

2024-04-12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江苏科技报:夏文燕 南京农业大学:赵烨烨 李渊

■本报记者 夏文燕

通讯员 赵烨烨 李渊

近日,江苏首张农业碳票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成功交易。现场,碳汇有偿竞价拍卖,标值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农业碳汇,最终由红宝丽集团以每吨75元的价格成功拍下,总价9800.25元。这也是全国首次基于生物质炭在有机水稻上应用产生的额外碳汇进行的有偿竞价“第一拍”。

我省首张“碳票”的诞生

农业碳票是以凭证形式,通过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对权属清晰的农田出具报告,用来统计一定范围内农业碳汇量的证明。本次交易的卖方来自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

2022年,我省首个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在高淳启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建团队,在该合作社的500亩水稻田内进行农业绿色低碳生产研究攻关。

本次交易的碳汇量是生物质炭应用于和睦涧村有机水稻种植所产生的额外碳汇,该农业碳票所有人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此次碳汇的成功竞拍,既让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我们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的信心。”东坝街道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魏统田说。

“炭基农业领域需要配合碳汇交易机制的构建和实施,通过专业化的绿色低碳农业技术服务、碳资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高效的组织和经营模式,结合碳汇的规模化与土地和生产资料的集成利用和经营政策等管理新机制的创新、初级生产和二三产服务业的耦联与利益共享分配的机制等来实现。”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潘根兴说。

生物质炭作为生物质在限氧热裂解条件下得到的固体产物,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留几百年,可以大幅增加土壤碳储量。生物质炭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保水性能,进而提升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通过生物质炭技术有效提升了绿色生产。通过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多个田间试验,团队发现生物质炭施用还可显著降低农田氧化亚氮和稻田甲烷的排放。

碳汇技术是关键

研发生物质炭土壤应用技术、创建生物质炭土壤应用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学……“正是这两项技术,有效支撑了本次农业碳汇交易。”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程琨介绍。

据了解,自2007年开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根据农田土壤需求,研发生物质炭土壤应用技术,实现土壤有机质水平大幅提升、农作物的增产和提质,以及温室气体的显著减排。同时,团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多年积累的田间观测数据进行集成分析,构建农田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再结合国内外前沿评估方法,最终创建出一套生物质炭土壤应用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学。

据测算,与常规技术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后,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500亩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6.1%,土壤固碳速率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减少51%,共产生碳汇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

根据国家出台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因此,自愿减排交易是强制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程琨表示,本次竞拍从技术开发到方法学发展,再到第三方核查,以及最后碳汇交易的顺利实施,这一过程为未来江苏农业碳汇加入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提供了示范。他呼吁,应通过农业碳汇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项目方法学的开发,推进农业项目参与自愿减排交易,促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碳汇成农业发展新要素

“农业新质态应包括食物生产、生物质能源生产、碳汇营造以及田园生态系统服务融合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潘根兴表示,农业科研人员需将以食物和纤维生产为代表的农业初级生产扩展至生物质生产,即粮食和秸秆的整体生产和产品供应、乡村废弃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并促进休闲、科普和文化传播等服务的融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稻米消费国,我国的稻田甲烷排放量大。2022年5月,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印发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中,稻田甲烷减排行动被列为十大行动之首。减少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目标。

“碳汇营造、经营和管理,成为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全新要素。”潘根兴表示,该项工作需要革新秸秆还田、有机肥的传统做法,提升乡村生物质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通过结合考量、评估和优选土壤改良、化肥替代和废弃物处理的新技术,打造有机质循环的新产业。

潘根兴希望,针对农业科研、乡村振兴服务的组织和运行模式进行适应性改变,通过“科技+文化+经营”的组织和运行机制,推动农业生产和乡村产业进一步发展。

原文链接:

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news/125435/137314/150701-1.shtml


编辑:裴古丽

阅读次数:44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