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丨一箭双雕: 洪晓月教授团队在应用共生菌防控稻飞虱机理上取得重要突破
10月8日,生物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CurrentBiology》在线发表了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洪晓月教授课题组的题为“Stableintroductionofplantvirus-inhibitingWolbachiaintoplanthoppersforriceprotection”长文研究论文(article),研究成果为农业害虫的防治找到一个新途径和指明一个新方向。褐飞虱是亚洲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它常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频繁暴发,既能直接刺吸为害水稻植株,虫量大受害重时引起植株倒伏(俗称冒穿),又能传播水稻病毒病造成间接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稻飞虱的防控一直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给水稻绿色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近年来,基于最广泛感染昆虫纲的内共生菌Wolbachia(沃尔巴克氏体)的昆虫防治技术在以蚊媒为代表的卫生害虫防治领域取得巨大进展,通过规模化地释放人工感染Wolbachia的蚊株,不仅可以实现区域性野生蚊媒种群的长期有效的压制,同时还可以通过种群替换阻断蚊媒所传热带疾病的传播,大大降低蚊媒疾病的暴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