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蔬菜也有“瘟疫”,南农作物疫病团队揭示辣椒疫霉菌致病机制与寄主免疫调控新元件
疫霉菌对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影响严重,被称为作物“瘟疫”。近十年,科学家专注于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的疫霉病害研究,而对于蔬菜生产上影响较大的辣椒疫霉菌,尚未形成广泛关注。辣椒疫霉菌寄主广泛,能侵染数百种蔬菜等园艺作物。它蔓延速度快、变异频率高、易于爆发成灾,迫切需要找到其致病机制,为辣椒疫霉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自然条件下,疫霉菌等有害生物与马铃薯、大豆、蔬菜等寄主互作时会产生多种类型的分子作为武器,攻击寄主细胞,营造利于侵染的微环境,造成作物出现各种异常反应,这类分子即为效应子。作为应对,作物进化出复杂的免疫系统,监控并识别致害关键效应子,激发免疫反应;而有害生物又通过被识别效应子的变异逃脱寄主的监控与识别,致使作物抗性丧失。因此,效应子是有害生物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桥梁和媒介,既决定着致害强度,也是植物抗性产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的研究表明,作物受疫霉菌感染后,就像人类的感冒发烧一样,会激发免疫反应,用自身的免疫力杀死病菌。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研究团队近年来对辣椒疫霉菌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精确定位到它的一个致病关键成员,即效应子RxLR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