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得知自己当选工程院院士时,南农大这位教授正在田间地头!
11月18日一大早,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教授正手把手地带领团队,做果树的秋季基肥施用。听到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沈其荣放下手中的铁锹,对学生们说:“这是新的起点,是党和国家对于我们科研人员寄予的厚望,激励我们更多、更好地开展面向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科学研究。”他笑称自己“一生‘粪’斗’”“一生‘粪’斗’”,这是沈其荣对其科研故事的风趣概括。沈其荣教授说,土壤肥力是作物生产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近40年来,有机肥与土壤肥力研究是贯穿沈其荣院士团队科研探索的中心线——将传统的农家肥资源研发成商品有机肥,让农民能够像施用化肥那样方便地施用有机肥,这一方面能有效抑制土壤酸化和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另一方面能大量消纳农业废弃物,消除农村环境污染隐患。“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解密土壤生命的密码。”对由他提出和其团队实施的“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新思路,沈其荣做了这样的生动解释:“我们研发的这种肥料,一方面让土壤中现有的好的微生物生长得更快,另外一方面想办法引进土壤中缺乏的其他好的微生物,让它们进入土壤后能够如鱼得水,全身心地投入培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