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专家署名文章】依托农业文化遗产,打造和而不同的长三角文化圈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卢勇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这块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迎来了国家政策的高度聚焦。2019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按下了“快进键”。但是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长三角的区域文化该置于何等位置,如何保护和传承长三角地区底蕴深厚、类型多样的优秀农耕文化并古为今用,都是当下必须重视且迫在眉睫的问题。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农业历史悠久,鱼米之乡、苏杭天堂闻名至今。但是,在当前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的裹挟下,该区域的很多优秀农耕文化濒临消失,甚至已经湮没无存,令人痛惜。依托长三角地区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打造长三角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