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哨兵”触发稻瘟病抗性关键“闸门”开关:南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水稻稻瘟病抗性分子机制
稻瘟病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品质,是世界范围内最具破坏性的水稻病害之一,水稻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抵御病原物的入侵,但是在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物质触发了水稻抗性的“闸门”开关,吹响了作物抵御的“集结号”;又是什么物质发挥了“哨兵”的作用,传递入侵信号?近日,这一难题被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攻克,团队成功克隆出调控水稻先天免疫的新基因OsCNGC9,并且揭示了该基因影响水稻苗期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Research(《细胞研究》)上。在植物免疫反应过程中,植物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从而激活一系列的抗性反应,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农业大学王家昌博士介绍,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的瞬时上升是植物免疫反应的早期重要“信号灯”,通过向防御系统发出敌人入侵的信号,从而启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但在,钙离子到底是通过什么“闸门”迅速汇聚,又是什么触发了这一关键“闸门”的开关,这一问题一直以来未被揭示。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通过突变体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等方法,成功克隆了新基因OsCNGC9,该基因能够介导钙离子流,研究还发现,与抗性机制相关的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