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专家署名文章】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绵延3200公里,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运河中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大运河作为“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迄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8年,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大运河与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并提,强调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可以说,大运河既是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穿越南北的水运动脉,也是当下衔接国家空间战略布局的纽带,更是彰显中华文明特质、体现中国人民创造精神的国家名片。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使其对内能够凝聚人心、实现国家认同,对外传播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是一项具有深远价值与重大意义的发展战略。一、大运河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运河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张鲜亮的国家名片,与其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息息相关。从时间上看,时间的长河赋予大运河历史的景深与丰富的文化遗存。千百年来,大运河生生不息,如秦汉时期江南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