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技报】南农大教师让梨树结出“红苹果”
本报讯3月8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教授主持的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果树(梨、葡萄)产业全程关键技术集成推广”近期通过专家组总结评估。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南农大开展了多个梨新品种示范推广,其中由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育成的梨新品种“宁霞”,被形象地称为梨树上结出“红苹果”,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与消费者见面了。“宁霞”果实呈扁圆形,光滑的果皮上镶嵌着一抹霞红,果肉细嫩多汁,酸甜可口,无论外形还是口感都像苹果。张绍铃介绍,红皮梨品种在我国目前还比较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多年前,该校科研人员就尝试将红皮梨品种引到南京地区种植,但由于雨多湿度大、光照不足等环境条件限制,结出的果实不但没有红润的皮色,口感也又酸又涩。为了让长江中下游地区种出好看又好吃的“红梨”,张绍铃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选育,在跑遍了大江南北、尝遍了上干个梨品种和优系之后,配置了10多个含有“红梨”基因的杂交组合,获得2万多个杂交后代,最终发现了最佳亲本组合“满天红”和“丰水”,并从中筛选出了1个内外品质皆优、且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红皮梨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