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11日上午正式对连云港市门河镇兴河村开展“科教兴村绩效分析”的调查后,9月12日,农学院赴连云港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段华平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工作,又分别对门河镇仙墩村、旺河村和祥河村展开了调查。农学院小分队六名同学随段老师了解村基本情况后便二人一组深入农户调查“科教兴农”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每村各调查十户左右。预计7月13日下午可完成调研任务并回校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
经过两天的调查锻炼,同学们和农民走得更近,并对如何从农户那获取可靠有效的数据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还有每个人可以随口吐出几句方言,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深切的感受到“科技下乡”的力度还是不够,农民们渴望更多的科技下乡。例如:门河镇仙墩村是一个农业生态示范村,“一池三改户”比例超过1/3,这一经济节约模式受到广泛好评。赣榆县藻气办的技术人员也经常下乡指导工作提供技术帮助,但其它如粮食作物种植等就没有科技服务,县藻气办也很少为其它村提供技术帮助。同是门河镇的祥河村也有相似之处,科技人员经常为村民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并下地指导工作,这为农民增收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这个村的另一大经济支柱——养殖母猪却没有任何科技服务。旺河村的果农们更是渴望有科技人员来指导工作从而掌握优质的技术更好的生产。从这两天的调查可见:真正的科技服务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普及力度还是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阅读次数:22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