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站内搜索

科技送下乡,师生、药农三受益

2005/07/15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7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赴连云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奔赴连云港市赣榆县门河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园艺学院小分队在中药系王康才副教授、吴健老师、辅导员韩键老师的带领下,圆满地完成了在门河镇为期三天的实践服务活动。

 
    三天来,园艺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先后进行了技术培训讲座、参观走访、农事操作、现场座谈等多项内容,把科学致富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通过实践,广大同学对农业、农村、农民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镇小学,吴健老师为广大农户作了中药材GAP种植的专题讲座,并一一解答了他们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受到热烈欢迎和有关媒体报导;在银杏园,小分队走访了银杏种植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了解当地生产现状并赠送了相关的科技资料;此外,小分队还参观了富康银杏叶茶厂,与厂领导进行了交流,了解当地农产品的深加工情况。


    实践小分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参观门河药材基地GAP示范园。在镇政府和基地公司的悉心安排下,小分队的同学们一边参观基地建设情况,一边认真聆听吴老师介绍“公司+院校+农户”的运作模式和订单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门河药材基地是由康缘药业和门河镇共同出资,以我校中药材科学系为技术依托的“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之一。通过园艺学院王康才副教授、吴健老师等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初具规模,这几天正在准备接受国家药监局GPA认证验收。在基地,同学们还下田挖掘排水沟,进行农事操作,亲身体验了劳作的艰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门河镇政府,天缘药材种植基地公司的大力支持。活动临近尾声,师生同政府、天缘公司领导探讨了药材基地发展问题。门河镇徐镇长感慨,自“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实施以来,给门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专家们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深入民心。徐镇长和基地公司领导还虚心听取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于门河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三天的实践烈日当头,老师、同学都晒黑了,但能够为“三农”、服务两个率先尽绵薄之力,我们甚感欣慰。

阅读次数:190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

审核:

校对:

图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