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站内搜索

时代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5/08/29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多万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家长们的期望。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健康大学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思想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不断碰撞,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新的情况。比如,教书与育人的严重脱节,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松弛,对党的理想和信念的动摇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新路子,开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局面。

    我们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时代在进步,政治在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有所改革、创新和发展,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建设人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书本知识与生产跟不上,枯燥的填鸭式教育,缺少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就业困难等问题。因此,在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新情况,着眼于全面育人的方针,切实形成全社会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改善课堂教学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在充分了解到大学生的思想情况之后,积极探索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课外教学,邀请实力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然其它学科的老师也要担负起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把传授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等看待,同时进行。

    二、实践与育人紧密结合,繁荣大学校园文化

    高校要给予大学生更加多的实践机会,内容要多样,形式要灵活,渠道要广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开始由组织型向自发型转变,由集中型向分散型转变,由无偿型向有偿型转变,由专业型向社会型转变。由于扩招的大力实施,高校人数剧增,社会实践尤其是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因种种限制而面临许多困难,大部分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校园网的建设,建设好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

    三、服务于育人紧密结合,着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校服务体系应更加个性化、全面化、实际化。各专业学生老师应注重实际生产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抛弃旧的知识,尽量做到学有所用。思想问题源于实际生活,要以引导人、关心人和帮助人的服务理念,解决大学生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高校主管部门和各高校每年都要举办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准确提供就业信息。要紧紧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调整专业结构,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

阅读次数:5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

审核:

校对:

图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