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站内搜索

理学院党员学习心得 自强不息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05/09/01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支部成员从开始到结束都怀着认真地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深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端正态度,明确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这是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活动中我们支部采取了多种学习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如集中学习,观看教学片,参观南京博物院等等。

    在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成员克服各种困难对十七个话题具体学习,通过学习对这次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当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章节,大家进一步明白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奋斗。为达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实际出发,我们党制定了分阶段、有步骤的发展战略,即先解决温饱问题,继而达到小康,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显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
 
    我们还着重学习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当今热点话题,对中央的精神作了深刻的讨论,明白了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博物院,亲身体会了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本次展览共分成“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到敌人后方去”、“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走向胜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五个部分,由实物、图板和复原场景等合成,共设7大展区,面积达2230平方米。整个展览以其珍贵翔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内容,通过高科技的模拟展示手段,全面再现了江苏抗战的光辉历史,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热情讴歌了江苏人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该展览展出的近300件(套)文物绝大多数都是南京博物院的藏品,其中大部分文物为第一次展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更是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英勇顽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广袤的敌后战场,担起救亡图存的重任,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哪里有日本鬼子,哪里就有不怕牺牲、机智骁勇的抗日军民。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首爱国主义诗篇。抗战八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共伤亡60余万人,仅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就伤亡了11.6万人(而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只有5万多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坚持抗日,坚持团结,坚持进步,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战斗中,在血洒疆场的人民军队中,有著名将领杨靖宇、陈翰章、左权、桂干生、黄骅、彭雄、田守尧、彭雪枫,等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业绩永垂不朽!
 
    我们大家一致认为,缅怀历史是必须的,但是面向未来则更为重要。渡尽劫波赢胜利,相逢盛世叹回眸。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当我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向属于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时,回首60年前的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缅怀英烈们创造的光辉业绩,追寻当年那奔涌于我们民族血脉之中、轰鸣于神州大地之上的爱国主义的涛声,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内心的震撼,灵魂的净化,更有巨大的鼓舞,深沉的思考。抗日战争是为民族生存而进行的战争。民族生存是个人生存的前提,这个原则被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自觉地运用,中华民族所有的现存资源都被最大限度地投入了战斗。只因,在这场生死决斗中,如果不想当亡国奴,不想被异族凌辱,每一个中国人除了用自己的生命去铸就民族的生命外,别无选择!而今,民族富强又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靠什么改变祖国的面貌,靠什么强盛民族的机体?还得靠发扬注入我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传统。没有国家的富强,没有综合国力的增长,就没有我们个人的幸福和富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魂魄,也是世界一切优秀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在竞争激烈、环境复杂的情形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继续弘扬60年前那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外,我们别无选择!
 
    回首这几日的学习,我们感慨良多,从心里有种力量迸发的感想,我们惟有把握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这次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树立更高的理想和信念,和身边的人一起发挥自身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次数:83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

审核:

校对:

图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