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食品科技学院教工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芦苇荡中再次感受英烈们大无的革命精神和用传史册的军民鱼水情,党员们进一步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10月22日早晨,党员参观车七点准时出发,开始了这次沙家浜之旅。我们十点多来到了位于常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参观。抗日战争时期,在沙家浜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英雄诗篇,后来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更是家喻户晓,使沙家浜闻名遐迩。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是生动的德育基地。近年来,沙家浜利用革命传统教育、芦苇的自然生态、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及地方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建成了利用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集教育、休闲、运动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新落成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陈列了400多幅民主革命时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批革命文物。纪念馆还采用了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抗日场景和军民鱼水深情。下午党员们观看了《芦荡火种》中阿庆嫂的精彩表演。
通过参观,党员们再次了解到革命先烈那种在艰苦的年代、恶劣的环境中,仍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的理想;那种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共产主义真理而奋斗的革命精神。它深深震撼着每个党员的心。参观之后许多党员纷纷表示: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也必须向革命先烈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坚持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理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利用这次先进性教育机会好好学习理论知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和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
10月22日早晨,党员参观车七点准时出发,开始了这次沙家浜之旅。我们十点多来到了位于常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参观。抗日战争时期,在沙家浜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英雄诗篇,后来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更是家喻户晓,使沙家浜闻名遐迩。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是生动的德育基地。近年来,沙家浜利用革命传统教育、芦苇的自然生态、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及地方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建成了利用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集教育、休闲、运动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新落成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陈列了400多幅民主革命时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批革命文物。纪念馆还采用了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抗日场景和军民鱼水深情。下午党员们观看了《芦荡火种》中阿庆嫂的精彩表演。
通过参观,党员们再次了解到革命先烈那种在艰苦的年代、恶劣的环境中,仍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的理想;那种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共产主义真理而奋斗的革命精神。它深深震撼着每个党员的心。参观之后许多党员纷纷表示: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也必须向革命先烈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坚持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理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利用这次先进性教育机会好好学习理论知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和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
阅读次数:21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