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代,对共产党员最大的考验是牺牲;和平时代,对共产党远最大的的考验是奉献。党员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植根于劳动人民中间。如果说与群众不同,就在与党的先进性上,在于党员是人民群众中间的先进分子,觉悟比群众要高,尽的义务比群众要多,做出的贡献比群众要大。3月15日,第三小组就“党员义务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关系”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共产党是拥有7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新党员加入其中。这些新党员有一个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老党员中也有一个思想上不断改造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趋利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反映到党内来。理想信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多元已经十分明显。在是非、荣辱、优劣、利弊、得失等等方面的评价尺度上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四化的信心,对人民群众的信用。如何令每一位党员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模范,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对保先教育活动是必要的,而且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的,它给党的领导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冲洗某些党员不良思想和作风的一场及时雨。只有坚持先进性,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只有坚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假若党失去了先进性,党和国家就失去了凝聚力。先进性散失了,势必失去民心,在人心向背上出大问题。这次教育活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否始终不渝地信守党的总之,一如既往地作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对每一位党员的严峻考验。
那么如何检验以为党员是否保持了先进性呢?讨论的结果是:党员是否在平常岗位上尽职尽责,克己奉公;是否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换句话说也就是党员是否履行了他的义务,是否在为人民服务。
党的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党对自身的思想足实进行调整。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与目的,而保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也在于使党员重新审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与新年,明确自己的义务,深刻理解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党员义务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是一个辩证关系,或者说相辅相成。一名党员履行了自己的义务,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那么他就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先锋模范的作用;而保持党员先进性也要求每一位党员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与目的,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大家讨论最终达成的共识。
阅读次数:4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