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学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满足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是学生自身发展、也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将这两方面的要求紧密结合,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校党委2004年3月提出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以下简称“提增”)育人计划,学校围绕新形势下提高哪些素质和能力、如何提高素质和能力进行积极探索,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推动 “提增”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促进“提增”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提增”计划各类优秀评选活动,并于4月5日召开实施“提增”育人计划两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对两年来涌现出的优秀活动、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进一步明确“提增”育人计划的内涵,推动“提增”育人计划深入开展。校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在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现将管恒禄同志的讲话整理并刊发。
老师们、同学们:
为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于2004年3月启动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计划,至今已有两个年头。刚才,大会对在学校实施“提增”育人计划过程中涌现出的5个先进单位、69个先进班级、45位优秀教师、85位优秀学生和41项优秀主题教育活动进行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奋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一线的老师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于2004年8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于2005年1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教育部党组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为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党组的有关要求,学校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育人计划,并以此为抓手,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两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断拓展工作载体和工作内容,扎实推动“提增”育人计划的深入实施,有力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广大教师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指导“提增”育人计划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学识感染、启发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在各学院、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提增”育人计划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单位和学生班级、社团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特色鲜明,贴近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切实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有力促进了学生充分就业,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积极报道,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学校“提增”育人计划也已成为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相统一,教育、管理、服务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体系。实践证明,实施“提增”育人计划是调动教师主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内驱力的有效形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当然,在喜人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再接再厉,常抓不懈。召开此次“提增”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深入总结我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希望此次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力争取得更大成绩。希望学校有关部门和各学院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希望广大教职员工以“提增”育人计划实施过程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榜样,自觉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觉承担起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神圣职责,争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楷模。希望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面开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顺利实现,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事,而是全校师生员工和各单位的共同责任。学校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以此次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在继续深入开展“提增”育人计划的同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营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一要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深入开展调研,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二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以党建、团建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进一步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发挥党校和分党校的阵地作用,将党员发展过程作为在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将党员发展过程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努力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把广大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的周围,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三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四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困助学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等,努力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穿透力。五是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关键在于队伍建设。组织、宣传、人事、学工、研究生、团委、教务等有关部门和相关学院要继续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建设,特别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理论教学研究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既要坚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又要坚持与时俱进,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具有更加明显的现实意义。党和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期望。
最近,教育部党组就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党委也对开展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与各级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服务型机关”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各学院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新有效形式和载体,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老师们,同学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之一。各学院、各单位要在继续深入实施“提增”育人计划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师生员工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阅读次数:2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