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我省粮食生产影响不大,但给休闲农业带来巨大影响,带来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降低。1月23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举行2020年度江苏农村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乡村振兴研讨会,会上公布了江苏农村发展的最新数据。
新冠疫情下,我省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20》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总报告、子报告、专题报告、案例篇和大事记。具体内容涵盖了江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状况、土地市场发展状况、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乡村产业发展状况、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状况等。报告一方面通过建立江苏省固定观察点,整体性地呈现江苏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同时建立乡村振兴数据平台,融合多源数据,为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对全国农业的影响包括农事时期延误、生产资料暂时性匮乏、水稻减产,瓜果蔬菜无法及时运输,农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等。而江苏的数据则表明,2020年全年粮食稳中有升,总产3729万吨,同比增长0.6%,播种面积5406千公顷,同比增长0.4%;蔬菜及食用菌总产4382.6万吨,同比增长0.6% 。
“这得益于江苏省的应对策略。”《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20》总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周力教授介绍,江苏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和银行专项授信等信贷支持;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保障物资运输车辆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开展产销对接,提高交易效率等。
休闲农业受影响大,不少农户工资性收入减少
不过,疫情对江苏休闲农业带来巨大影响。据统计,超过六成乡村休闲旅游业游客量的急剧减少,旅游经营收入大幅下降。
南农农业园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伽红凯建议,特殊时期,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要以“活”下去为第一要务,加速休闲农业业态转型,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发展电商、直播等业务线,做市民的“中央厨房”,增强游客黏度。
“以‘就地过年’为契机,提升软硬件设施,深耕本地市场。”他说,对于乡村旅游业来说,“就地过年”是一次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好时机,要抓住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黄金期”,提升服务品质。同时加快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以特色谋发展,农旅文融合,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品牌。
疫情下,收入下行风险加大
江苏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因为2020年打工机会变少等原因,近50%的受访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受到疫情冲击。
江苏顺利实现脱贫目标,但疫情下的收入下行风险加大。
“要执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就业、产业等后续扶持等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周力建议,要扎实推进工作衔接,实现工作举措从脱贫攻坚逐步向乡村振兴转换,选树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县,完善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20》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设置的“江苏农村发展系列报告”之一,每年出版一期,报告以年度为周期,呈现江苏省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原文链接:http://m.zijinshan.org/news/2968395556352366164
阅读次数:1275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