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校长陈发棣、副校长胡锋一行赴苏州吴江,与唐仲英基金会(中国)项目总监朱莉、项目主管张小丽等座谈交流。
会上,朱莉对陈发棣、胡锋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说,近年来,基金会与南农的合作不断加强,前期合作的种业、草业等项目都进展顺利,执行效果达到预期,为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发展空间。正如唐先生一直强调的那样,行动大于一切,很多事要勇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南京农业大学这些年在卓越新农人培养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去年也前往湖熟菊花基地、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等地参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陈发棣表示,如唐先生所言,成功的人生不在于财富或知识的积累,而在于尽己所能贡献社会。他代表学校,向唐仲英基金会十几年来对我校优秀贫困生、优秀教师的帮助表示由衷感谢。他说,近年来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业产业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农业高校,理应成为培养中华民族谋复兴“卓越新农人”的实施者、相关机制的探索者。学校的“仲英卓越新农人培育计划”将依据“协同育人”理念,重整校、内校外人才培育资源,希望能够得到唐仲英基金会的进一步支持。
交流访问期间,陈发棣、胡锋一行前往唐仲英先生铜像前拜谒,并敬献菊花,共同缅怀唐仲英先生大爱无疆、向善前行的一生。在朱莉、张小丽的陪同下,还参观了中心内唐仲英先生生平展示墙以及基金会合作情况的展示厅,了解了唐仲英先生和唐仲英基金会与中国22所高校开展合作的情况。
校长办公室主任单正丰、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张红生、学生工作处处长刘亮以及苏州校友会秘书长徐香根等陪同交流。
唐仲英基金会始终秉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理念,资助国内众多高校科技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进步和人才培养及引进等项目,与各高校间展开了紧密友好的合作,据统计,2006年以来,基金会在我校设立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至今已有超过1,400名学生受益,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都继续深造。2016年以来,基金会对学校的刘爱军、鲍永美、杨志民等教授给予了项目资助,并设立仲英青年学者等项目资助青年科学家关注三农、投身三农,将科技成果带动农业产业、推动社会发展。我校将继续与唐仲英基金会携手合作、砥砺前行,更好地弘扬公益理念,推广科技兴农,共促农业发展。
阅读次数:2547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