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江苏,“新农人”天地广阔。 2 月 14 日下午,宿迁骆马湖畔,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农人”座谈会召开,“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 ”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说,希望他们示范带动更多有理想、 有情怀的年轻人参与到乡村全面振兴中来。
13 位参与座谈会的“新农人”中,有 4 位南农人,他们中有深耕十年鸽业的徐善金、有守护长江生态的“渔硕士”郑冰清、有创新稻米种产销模式的王西伟,还有破局水产预制菜的戴飞,他们将汗水洒在“三农”产业火热一线,用科技与智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以科技基因深耕鸽业十年
新农人—徐善金
我校硕士徐善金,以科技基因深耕鸽业 10 年,带领团队打造出存栏种鸽 23 万羽、 商品蛋鸽 98 万羽的省级龙头企业,年产值突破 3.9 亿元。 他主导培育的“东晨 1号”新品种实现产蛋率提升 23.1%,经济效益增长 64.5%,获国家专利 47 项,成为蛋鸽产业升级标杆。 通过“公司+返乡青年+农户”模式,带动 500 余户农民户均年收入达18 万元,更在陕西山阳县孵化出 5 个村集体、200 户增收的“扶贫鸽”产业链,将“东晨经验”从长三角辐射至秦岭腹地。
南农水产学科走出的“渔硕士”
新农人——郑冰清
我校水产学科走出的“渔硕士”郑冰清,2023 年累计向长江放流河豚苗种 2829 万尾, 其中无偿部分 843.96万尾,价值近千万元;攻克鲥鱼远源杂交育种技术难关,将成活率提升至 85%。 她自主研发的尾水监测云平台实现 100%达标排放,鱼菜共生模式节水 60%。 通过“冰清”品牌带动 60 户养殖户年均增收超 10 万元,其领衔的“长江三鲜”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被央视专题报道。
创新稻米种产销模式
新农人—王西伟
毕业于我校的王西伟,重塑稻米产业格局,牵头组建的“欣苏农”联合体串联种植、加工、销售等 9 大环节,年销软米 5 万吨,带动农户增收 3000 万元。 他牵头推动的原粮贸易覆盖苏北、苏中、苏南原粮产区 60 万亩,打造出“北有五常、南有蘇扬”的产业新名片。
以冷链技术破局水产预制菜
新农人—戴飞
我校博士生戴飞, 以冷链技术破局水产预制菜产业瓶颈,首创“田头冷链共享中心”模式,推动产地预冷设施覆盖率提升至 80%,损耗率下降 15%。 她设计的“保底收购+二次分红”机制惠及 2000 户渔民,主导制定的《长三角水产预制菜加工规范》覆盖 6 类水产品分级标准,搭建的省级冷链物流调度平台使车辆空驶率从 45%降至18%。 其打造的“九洲舜山风物”区域品牌实现电商溢价率 40%,让传统水产跨越千里锁住鲜味。
从“象牙塔”到“泥土地”,越来越多的南农人正在乡村振兴的广袤沃土里深深扎根,让“强农兴农”从梦想照进现实,他们似点点繁星,正在汇聚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经过青春淬炼,在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愈发闪亮。
阅读次数:69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