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江苏省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开幕式在扬州大学举办,“承・民族匠心”非遗校园行活动同步启动,我校报送的“‘铸魂’双龙合体紫砂印”和“十三字连环诗紫砂璧”两项作品入选现场展示。
作品“‘铸魂’双龙合体紫砂印”由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宗良纲教授创作,采用传统玉玺形制,以合体双龙为印纽,选择吴昌硕石鼓文“铸魂”二字设计印面,印章右侧刻隶书边款”中华龙,共同体,心向阳,志安邦,铸辉煌!”寓意中华民族和谐一体,凝心聚魂,共创辉煌。
作品“十三字连环诗紫砂璧”由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岳丹丹创作,采用非遗紫砂陶制作技艺,以器载道。作品外观是经典玉璧形制,承载“和谐”“圆满”意境。作品以双刀陶刻法刻写古文字小篆“世界和平安喜乐利万民心向阳”连环诗,可读为七言、五言、四言、三言、十六字令,七言读法为“世界和平安喜乐,平安喜乐利万民,乐利万民心向阳,民心向阳世界和”,四言读法为“世界和平,平安喜乐,乐利万民,民心向阳”,寓意中华民族心向阳、共安邦、铸辉煌。
“江苏高校非遗共生创新图卷”展区,汇聚了全省各高校300余件实物展品、活态展演和影像展品,通过“静态展陈+动态演绎+数字传播”的立体模式,有效增进了各族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本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活动于2025年4月—11月举办,主题为“水韵融情,同心筑梦”,包含“承·民族匠心”非遗校园行、“知·籽籽同心”专题学术沙龙、“闻·九州共贯”思政微课交流、“行·勠力同心”社会实践分享、“传·美美与共”微信推文征集等5项子活动。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开幕式为起点,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共识,转化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南农校园常开长盛。
阅读次数:12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