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25日,"肉羊智慧养殖研讨会暨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2025年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羊业科学研究所及人工智能学院联合承办,聚焦"数智赋能,绿色引领,推动肉羊智慧养殖全产业链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汇聚全国肉羊产学研领域110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源超教授在欢迎词中指出,本次会议是响应《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的重要实践,通过动物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着力破解肉羊产业在精准饲喂、环境调控、疫病预警等领域的技术瓶颈,为中国畜牧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南农方案,并表示学校将切实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有关要求,全力支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工作的开展,全面提供条件保障。
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刘永斌教授指出,智慧养殖已成为提升肉羊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路径。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潘雨来处长介绍了江苏畜牧业总体情况,并从政策维度解读了畜牧业数字化转型的"江苏方案"。我校动科院副院长李平华对学院情况进行介绍并欢迎各位参会人员。开幕式由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张艳丽教授主持。
在会议的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智慧养殖、AI技术应用、数字化育种、智能养殖装备研发、企业智慧养殖需求等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度研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熊本海研究员、华为中国政企大企业系统部养殖行业张伟总监、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文广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陆明洲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陈欣助理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恒国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就肉羊设施养殖智能化技术、数字化育种、智能环控技术应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期间设立了海门山羊产业发展分会场,南通市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携龙头企业与体系专家深度对接。针对种质资源退化、标准化程度低等痛点,与会专家在种质资源保护、标准化养殖等关键领域提出针对性建议,有效赋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24日下午,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岗位专家及科研骨干召开专题研讨,系统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规划。刘永斌首席要求研究室围绕体系“七大任务”谋篇布局,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肉羊生产的深度融合,同时强调要加强研究室之间,岗站之间的协作,共同助力产业升级。
会后,各参会人员前往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参观,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肉羊智慧养殖领域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数字技术与肉羊产业的深度融合,也为南京农业大学在该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阅读次数:14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