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聚焦热带农业韧性提升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共赢

我校举办“东南亚热带农业韧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5/07/09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三亚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近日,为期四天的“东南亚热带农业韧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Workshop on Advancing Tropical Agriculture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落幕。本次国际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泰国、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10个国家、45家单位的100位专家学者和涉农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参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组委会中外方主席我校胡锋教授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Jiaguo Qi教授主持。

在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朱艳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她对国内外嘉宾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对三亚市各级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和所有合作伙伴对南京农业大学的鼎力支持的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与会者深入研讨、协同努力,推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精诚合作,促进热带农业朝着更加绿色、更具韧性的方向发展,助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互利共赢。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周国伟、密西根州立大学原副校长Steven Pueppke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积华研究员分别致辞。他们一致认为,热带农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优势互补,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福祉方面责任重大;在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享优质种质资源、分享绿色农业发展经验、共同培育跨境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开幕式后举行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海外聚才合作平台”签约仪式,标志着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和亚洲农业研究中心携手推动的国际人才引育基地正式落地,旨在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海外资源优势,汇聚更多国际高端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具有崖州湾特色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模式。

会议安排了学术报告、墙报展示和分组专题研讨等丰富多彩的交流形式。27位专家作口头报告,涉及水--粮(Water-Energy-Food, WEF)纽带关系协同管理、国家和区域尺度可持续土地管理与国土空间治理、遥感数据分析助力应对世界粮食与水安全挑战、丘陵库区流域监测治理与红壤区农业生态长期观测网络构建、水稻生产力与可持续性的天空地立体化监测、热带韧性农业改良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植物资源挖掘利用与覆盖作物多功能性赋能热带农业、氮素高效利用提升水稻的高温适应性、热带经济作物适应性机制及适地栽培、热带小农系统低成本废弃物管理、农业废弃物肥料化与有机肥合理施用、基于自然的水资源解决方案、智慧灌溉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微生物组促进土壤健康与作物生产、生防菌资源发掘和微食物网优化防控土传病害、东南亚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与韧性提升策略和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措施改善民生福祉等内容。会议介绍了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合作的实践与成效、海南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等情况。报告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和各国的实践案例,探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方向,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响应和互动。此外,参会单位师生提供了35张墙报进行展示交流,经评审组专家评定,10张由研究生制作展示的墙报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优秀奖5项。

在专题研讨环节,经过“农业生态长期观测体系建设与数据共享”“农业生态系统与水--粮纽带研究的新兴技术与方法”“农业可持续发展多主体合作”3个小组认真讨论,与会代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热带农业国际科教合作能力建设、数据协作、系统整合、伙伴关系建构及战略资金筹措等5个优先事项,制定了跨学科、跨界行动计划以及面向2030的数智赋能热带农业发展“路线图”,并提议围绕重点任务和目标组建3个协作组。

会议期间,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崖州湾科技城产业促进中心、崖州区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三亚市科技驱动、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的热带绿色农业发展等模式给国内外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会议得到三亚市科学技术协会、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崖州区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并得到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未来地球”知识网络行动计划等协办机构和兄弟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协助。

阅读次数:14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胡晓璐

审核:许天颖 谷雨

校对:赵烨烨

图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