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2日,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大语言模型时代翻译技术应用”暑期学校在南京农业大学开课。我校副校长朱艳出席开幕式。
朱艳在致辞时表示,希望学员主动拥抱变革,深入理解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边界与应用场景,掌握前沿翻译技术,坚守翻译的人文内核,在技术洪流中厚植家国情怀,成为人类文明的解码者。
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王金铨教授代表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致辞,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副译审金丹、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朱云涛分别作为专家和学员代表发言。
培训期间,学员们参观了学校高性能计算中心、同声传译实验室和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并前往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翻译研学营进行实践学习。
此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近80名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
阅读次数:36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