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4日,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作物科学前沿”暑期学校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举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曹卫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荣顺教授,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金科等出席开班仪式。
曹卫星教授以“智慧农作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题,从农情遥感监测、农作系统模拟、农作处方设计、农田精确作业、智慧农作管理平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智慧农作关键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智慧农作的示范案例与应用价值,展望了智慧农作的未来发展图景,鼓励同学们投身智慧农业领域研究,将智慧农作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慧农场和现代农业,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建设作出农学人的贡献。
万建民教授作“水稻优异基因克隆和育种利用研究”主题报告,阐述了水稻籼粳杂交优势关键基因、抗病虫基因、品质相关基因、氮素利用基因的挖掘与应用,以及籼粳杂交优势育种利用的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推广应用现状,鼓励同学们躬耕一线田野,在科研学习中做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吴荣顺在开班仪式中对参加江苏省研究生“作物科学前沿”暑期学校的领导、专家与同学们表示欢迎。他指出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者,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强农兴农为使命担当,正稳步朝着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寄语学员们,要认识到作物科学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争做“知农爱农”的传承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知行合一的践行者,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金科指出,江苏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从“鱼米之乡”的传统优势到“科技兴农”的现代突破,作物科学始终是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南京农业大学在作物学领域办学成效突出、实力雄厚,担当着重要使命。他希望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潜心钻研、积极交流、学用相长,在暑期学校学有所获。
特邀报告中,马正强教授、李凤民教授、姜东教授、郭旺珍教授、黄方教授、李刚华教授分别以《小麦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农田耕作学研究进展》《逆境胁迫记忆与小麦主动抗逆应灾技术》《棉花生物育种进展与种业发展》《大豆产量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水稻高产优质均衡群体构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为题作报告,提供了一场极具权威性、前沿性和系统性的“学术盛宴”。
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物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培养兼具实践深度与学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农学院邀请黄骥教授、江冲亚教授、刘正辉教授、董小鸥教授、马洪雨教授级高级实验师、王巍教授、吴昊教授讲授了《AI与生物信息学和智能育种》《农业遥感》《作物生理学导论》《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技巧》《质谱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单细胞转录组和空间转录组》等特色经典课程。农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李庆博士、张思宇博士分享了自己从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的经历,帮助同学们在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实验技能和学业规划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
据了解,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作物科学前沿”暑期学校由江苏省农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承办、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旨在共建农业创新人才培育高地、共筑学生高质量成长孵化器,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农业科技“卡脖子”技术,勇担强农报国使命。
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农学院相关负责人,农学院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近120名优秀学子到场参加开班仪式。
阅读次数:13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