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沈其荣教授领衔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师团队通过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张绍铃教授领衔的梨遗传育种与栽培教师团队入围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
组织认定第三批和启动创建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推进高校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团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鼓舞、带动更多教师团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2022年,我校陈发棣教授领衔的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师团队
农业资源与环境教师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领衔。团队始终紧扣耕地质量提升这一“国之大者”,坚持“思政引领、科教融合、分类培养”,有机融入“万物土中生”“扎根大地、落地生根”等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一载体两课堂三融合”的实践育人机制与“一导向二贯通四协同”的农科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土壤健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固碳减排及区域环境治理等开展攻关,牵头建有“111”国家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工程中心、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平台10个;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南京农业大学首届“师生共同体”优秀案例。
梨遗传育种与栽培教师团队
梨遗传育种与栽培教师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园艺学院教授张绍铃领衔。团队始终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初心使命,将人才培养与国家种业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构建“课堂筑基+实验室探微+田间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团队锚定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难题与关键技术瓶颈,在种质资源创新与高效育种、轻简化绿色高效栽培等核心领域开展系统性、战略性科技攻关,建有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梨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梨产业科技创新院等多个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平台;团队先后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创新团队、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荣获华耐园艺科技奖团队奖。
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引领广大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楷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坚持潜心教书育人、勇攀科研高峰,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始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阅读次数:643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