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校长陈发棣出席滁州农业科创沙龙并作主题交流

2025/09/24 来源:校长办公室 作者:周琨

9月23日,校长陈发棣出席滁州市农业科技创新沙龙并作主题交流。滁州市委书记吴劲,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春华与来自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浙江乡村振兴研究院、江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围坐一堂,共话创新。市委副书记金力,市领导余成林、贺家平、刘江华、姚志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如培参加活动。

陈发棣就“深化产学研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专题交流。他指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新阶段。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基础在人才,关键在科技创新,重点在成果转化。

“人才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陈发棣谈到人才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他表示,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校既注重前沿科技的引领与创新精神的培育,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人才,在服务产业中发现人才,在重大任务中培养人才。长期以来,学校与安徽省、滁州市政府、高校、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陈发棣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要把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切入点,就要以新技术、新产业改造、引领、带动传统农业发展,特别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赋能农业发展,围绕滁州市重点布局的“种业振兴”基础工程、“数字赋能”活力工程、“农机装备”升级工程等,在生物育种,未来食品、数字农业、智能农机等领域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协同攻关。

陈发棣认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重点环节。要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转移转化机制完善、成果评价、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平台打造等方面做出更多改革和尝试。滁州科教创新园就是校地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要把园区打造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充分融合的平台,因时制宜打通南农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吴劲在主持活动时指出,此次沙龙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小岗精神,借助各位专家的智慧和力量,谋划好当前和“十五五”“三农”工作的目标思路举措,以改革创新精神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他提出,科创沙龙应该常态化、长效化地举办,打造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多的“产业之果”。

会上,还围绕科技创新赋能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品牌建设,加强新农人培育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

阅读次数:10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武昕宇

审核:许天颖 谷雨

校对:赵烨烨

图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