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期刊背靠背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分别揭示了菊花株高和侧枝发育调控的新机制。目前,团队已利用该优异基因开展基因编辑育种,以期实现对菊花株型的精准调控。


株高是评价植物株型的关键指标之一,影响了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位。团队前期研究发现DO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CmDOF6可能参与了菊花株高的调控,但分子调控机制不清。题为“The CmDOF6 Transcription Factor Controls Chrysanthemum Plant Height by RepressingCmGA20ox1 via CmTCP8”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菊花CmDOF6借由“CmDOF6-CmTCP8-CmGA20ox1”路径,通过抑制赤霉素(GA)合成来调节植物株高。

调控植株株高的工作模型:CmDOF6-CmTCP8-CmGA20ox1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宋爱萍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学院已毕业硕士唐靖和刘佩雪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的陈发棣教授、陈素梅教授、房伟民教授和周李杰副教授也参与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f509
干旱是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不仅限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还显著影响植物的株型塑造和分枝模式。分枝作为决定植物株型和产量潜力的关键性状,其在干旱条件下的分子调控机制仍缺乏深入解析。题为“Jasmonic acid signaling inhibits axillary bud development under drought stress via the CmMYC2-CmBRC1b modul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茉莉酸信号通过CmMYC2-CmBRC1b模块在干旱胁迫下抑制菊花分枝的分子机制。

CmMYC2-CmBRC1b模块在干旱胁迫下响应茉莉酸信号抑制分枝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宋爱萍教授和房伟民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在读博士生靳津预为论文第一作者。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的蒋甲福教授、陈素梅教授、陈发棣教授和刘晔副教授也参与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f505
阅读次数:11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