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食品院胡冰教授课题组揭示控制油脂消化、减少油脂吸收的作用机制
近日,ACSNano正式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胡冰教授课题组题为“InterfacialProteinFibrilPolymorphismsRegulateInVivoAdiposeExpansionforControlofObes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抑制高热能食物诱导肥胖的油脂消化界面控制策略,阐明了“分子-纳米-介观-微米-宏观”多尺度的结构-功能关系机制。肥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全球近40%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目前,针对肥胖的有效治疗措施匮乏,而且减重药物的副作用普遍较大。肥胖患病率逐年攀升与油脂类高热能食物摄入大幅增加密切相关。然而,研究显示人和实验动物在同等条件下,都会优先选择高油脂含量的食物。油脂赋予了食品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油脂的小肠消化是一个典型的生物界面加工过程,在胰脂肪酶及其辅酶作用下,甘油三酯被水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等;依赖被动扩散效应以及脂质转运蛋白的参与,游离脂肪酸被肠壁吸收,重新酯化成甘油三酯,进一步组装、修饰成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循环。如何让人们在享受油脂赋予食品美好风味口感的同时,限制热量摄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