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也会“镇压叛乱”:张正光课题组揭示稻瘟病菌控制致病力新机制
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的毁灭性病害,有“水稻癌症”之称,不仅发生于世界各地,而且有可能发病于水稻的各生育期,近年来每年给我国造成3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损失,甚至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稻瘟病菌为什么这么“强大”?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正光课题组一直在稻瘟病菌致病机理方面进行攻关。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时,水稻也有自己的“防线”和“友军”,共同抵御稻瘟病菌的侵袭;同时,稻瘟病自身在遇到水稻的抵御时,也会发生稻瘟病菌的“内讧”和“叛乱”。张正光团队的该项研究,就是揭示了稻瘟菌如何镇压内部的“叛乱”的过程。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时面临多种来自外界环境和寄主的胁迫和“抵抗”,细胞壁作为病菌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其完整性对于病菌的内环境稳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侵入后在水稻细胞中的侵染菌丝扩展时,病菌的细胞壁重塑也会产生细胞壁胁迫,这时候,稻瘟病菌的“内讧”开始产生了。因此,怎么样“镇压”内部“叛军”,保持细胞壁完整性(CellWallIntegrity,CWI),对于病菌保持自己的“战斗力”,应答外界胁迫成功完成侵染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已有的研究表明,细胞自噬(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