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大讲堂走进南农 揭开“苏湖熟天下足”背后的江苏密码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物产,一方物产养育一方人。9月21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江苏文脉大讲堂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张乃格,与我校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负责人包平做客讲堂,一起“稻花香里说丰年”,从不同角度讲述“苏湖熟,天下足”背后的江苏密码。现代快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荣顺出席讲堂,讲堂由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卢勇教授主持。现代快报+ZAKER南京、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中国大运河全媒体平台等全程直播,70多万观众在线听讲。张乃格主编以《双手刨出鱼米乡》为主题,分别从历史、文献、文学的角度,阐释江苏从“苏湖熟,天下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转变,并以江南农业发展史为脉络,讲述江苏人如何用双手“刨”出鱼米乡。包平教授从物产记载的由来说起,结合团队近年来围绕方志物产所进行的数智化再现,介绍了江苏物产记载的种类、分布与时空变迁,从有关江苏物产的历史与趣闻中,揭示作为鱼米之乡的江苏,其丰富物产背后绵延千年的文化基因。据了解,1955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中国农业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