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植物保护学院张正光课题组揭示了稻瘟病菌操纵水稻质外体氧化还原平衡抑制水稻免疫新机制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教授团队在植物学领域TOP期刊“MolecularPlant”上发表题目为:“Co-evolvedascorbateoxidasesofplantandtheblastfungusorchestratehostapoplastredoxstatetomodulatericeimmunity”的研究论文。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的毁灭性病害,素有“水稻癌症”之称。在面对稻瘟病菌“进攻”时,水稻细胞通过积累大量的活性氧来构筑自己的防御堡垒,抵抗病菌侵染。质外体空间作为寄主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第一战场,其活性氧水平受到植物氧化还原系统的严格控制。而质外体抗坏血酸作为质外体氧化还原系统的重要组份,其动态平衡受抗坏血酸氧化酶精确调控,进而维持质外体活性氧的水平。可见,质外体氧化还原系统对于植物免疫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那么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病原菌又是如何劫持质外体的氧化还原系统,实现侵染的呢?该研究发现,稻瘟病菌通过分泌单体的抗坏血酸氧化酶MoAo1进入到水稻质外体空间中操纵水稻质外体的氧化还原平衡,进而抑制活性氧的迸发。研究人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