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院士课题组在水稻结实率的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校万建民院士课题组7月14日在遗传学著名刊物《PLoSGenetics》(五年影响因子7.48)在线发表了题为“OsCNGC13promotesseed-settingratebyfacilitatingpollentubegrowthinstylartissues”(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gen.1006906)的研究成果。该论文以我校许扬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杨杰研究员和我校王益华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万建民院士为通讯作者。结实率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授粉后,花粉粒在雌蕊柱头乳突细胞表面黏附并发生水合,随后萌发的花粉管伸入柱头中并沿花粉管通道(STT)生长,最终到达胚珠。该过程中,花粉管在花柱组织中的快速、健康生长是完成双受精和保证高结实率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对该过程调控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万建民院士课题组研究人员从籼稻931160Co辐射诱变突变体库中获得一个结实率约50%的显性突变体semi-seed-settingrate1-Dominant(sss1-D)。细胞学观察表明,突变体sss1-D表现雌性不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