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洪涝高温,“米袋子”“菜篮子”怎么办?江苏专家赴多地指导农业生产
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8月,高温酷暑接踵而至。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教授深入一线,抗洪涝、战高温,实地查看农业生产灾情,及时指导相关产业恢复生产,切实保障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不受影响。7月27日-28日,南农专家丁艳锋教授、郭世荣教授冒雨赶赴位于南通、无锡和南京等地的7个农业生产基地,参加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组织的洪涝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指导工作。在如皋白蒲镇水稻基地和城北街道戴庄家庭农场,丁艳锋实地查看水稻受灾和生长状况,对水稻稻瘟病防治及后期管理等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在如皋平园池村农业观光园,郭世荣教授在查看了蔬菜受灾情况后,提出蔬菜霜霉病、枯萎病防治和灾后田间管理等建议。丁艳锋教授详细介绍洪涝灾后水稻恢复生产技术专家们实地走访了南通市如皋顾庄生态园、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等地了解受灾情况,同时与各地市县乡镇政府主管干部、基地负责人、农户和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整体受灾情况,提出洪涝灾后农业恢复生产方案。郭世荣教授提出园艺设施在抵御灾害中的积极作用受6月中下旬以来持续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影响,全省水稻呈现生育推迟、苗不壮、病虫草害偏重等不利影响,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