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太湖稻麦两熟地区水稻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
我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再创高产纪录。1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科研人员在张家港市的水稻超高产攻关百亩示范方实产验收,专家组随机抽取三块1亩以上田块实施机械化收割,亩均产量为1071公斤,其中最高田块亩产量达到1102.9公斤,这是太湖稻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水稻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专家组和项目课题组成员在高产示范方合影,校方供图“高产方水稻长势非常均衡,田块间整齐一致,个体间也整齐一致,里行和边行一样穗大粒多。”验收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程方民教授表示。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介绍,这次验收的水稻田主要采用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该技术曾在云南创造了小面积1287公斤/亩,百亩方亩产超1000公斤的纪录。示范田块机械收割,校方供图连续多年、在多个不同地区创下高产纪录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奥妙在哪里?丁艳锋教介绍,过去施肥就是“一炮轰”,前期的秧苗分蘖多、看起来长势很旺,但到了结实期,成穗率却很低,收割时农户常常是“笑苗哭稻”。而这套技术理论体系的关键点之一,在于摸索出了水稻施肥的关键参数。施肥的关键参数主要包括需氮量、供氮量和施氮量,丁艳锋说,500斤的稻子和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