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晚晴时 幽草已成茵
李商隐在《晚晴》中写道: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这其中的颔联最为王业遴所喜欢,悬挂于家中墙壁上,幽草与晚晴,道出了王老心中的分分厚重,品出了王老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甘甜。苦寒先来以国为家王业遴,字选吾,湖北黄陂人,1918年12月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喜爱阅读民族英雄书籍,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935年,在全国性的“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中,他积极参加游行请愿,露宿街头。十七岁的少年,就此踏上为国家民族崛起而奋斗的漫漫长路。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业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青年救国团,奔赴农村和工矿,投身抗日救国宣传工作。在抗日救国运动中,他深受“科学救国”思想影响,认识到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强国富民。他的父亲也常以“民以食为天”等重农思想引导他立志学农。1938年,王业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达成以科学救国和学农务农的心愿。1947年,他投身“五·二○”学生运动,参加游行,呼吁释放进步学生。新中国成立前夕,王业遴不顾个人安危,坚决反对学校南撤,积极参与“护校”活动,迎接南京解放。现存于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