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日均徒步12公里,南农学子用AI赋能解码蝴蝶奥秘
盛夏,莽莽山林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追蝶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金陵有蝶”科普调研团的师生们。他们用“昆虫调研+AI算法+互动科普”的创新模式,为生态保护数字化与公众科普注入青春动能。老山、紫金山、黄山,三座矗立在皖苏两地的绿色明珠,不仅是风景名胜,还因其独特的生态多样性,成为研究昆虫生态的“天然实验室”。在这片广阔的“露天课堂”里,“金陵有蝶”科普调研团的师生们日均徒步12公里、汗水浸透衣衫,蚊虫叮咬等成了成员们的常态。密林深处、溪流之畔,团队成员一手捕虫网,一手采集瓶,腰间挂满工具和三角纸袋,在不同海拔和植被带“地毯式”搜寻目标物种。面对采集到的形态各异的蝴蝶,辨别种类成了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