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信箱
邮件系统
网络服务
信息公开
课程中心
教学日历
人才招聘
招标采购
图书馆
标准地图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金陵大学农学课(农科)历任主要领导人
中央大学农学院(农科)历任领导人
1952-1983年南京农学院历任院长
1984-2023年南京农业大学历任主要领导人
学校标识
校歌
校园地图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植物科学学部
农学院
植物保护学院
园艺学院
动物科学学部
动物医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草业学院
无锡渔业学院
生物与环境学部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院
食品与工程学部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工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
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金融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部
其他科研机构
前沿交叉研究院
三亚研究院
管理与服务部门
学科师资
学科建设
教师主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
人文社科
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
学术期刊
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教育发展基金会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工作
社会服务
社会合作
人才培训
媒体
首页
媒体
2025.10.26
26
2025/10
【中国科学报】施氏矿物可实现原位修复砷污染河道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固体废弃物研究所团队在国际期刊《危险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施氏矿物实现了原位修复砷污染沉积物。施氏矿物(Schwertmannite)是一种常见于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铁羟基硫酸盐矿物,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吸附能力,对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影响。
查看详情
2025.10.17
17
2025/10
【浙江日报】潮声丨由冷变热,高校涉农专业如何借“新”逆袭?
新学期,全国高校涉农新专业不断刷新大众认知——当“苏超”赛场即将进入半决赛,谁曾想球场上这片看似普通的草坪,被南京农业大学草坪团队的师生创造了超10亿元的年产值;在中国农业大学,全国首批“宠物”专业本科学生已正式开课,首批50名学生将围着“汪星人”“喵星人”的产业需求学习实践……
查看详情
2025.10.26
26
2025/10
【中国科学报】低氮施肥可富集马赛菌提升稻瘟病抗性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团队在国际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氮肥投入水平、叶际微生物群落和水稻抗病性之间的联系,并指出低氮施肥可富集马赛菌(Massilia属细菌),从而提升稻瘟病抗性。
查看详情
2025.10.26
26
2025/10
【中国科学报】研究为全球水稻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邹建文团队在国际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观点性文章。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水稻品种改良在甲烷减排与增产方面的局限,提出整合品种改良、水肥管理、根际微生物调控及抗逆育种的综合策略,为全球水稻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查看详情
2025.10.27
27
2025/10
【扬子晚报】金奖大米到底好在哪儿?南京这群大学生稻田里寻答案
就在9月开学季,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走进食堂,与新生共品“开学第一餐”,这碗喷香的米饭,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的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教授育成的“宁香粳9号”金奖大米。10月24日下午,南农大的师生们走进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现场收割水稻,探寻这粒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历程。
查看详情
2025.10.26
26
2025/10
【中国科学报】土壤里的“小精灵”解锁水稻高产优质新密码
“今年我们在育苗时基质中添加了木霉菌,每亩水稻田成本仅多花了3元。水稻植株茎秆格外粗壮,预计亩产750公斤左右,比旁边老百姓育苗时没用木霉菌的至少增产7~8%。”金秋十月,在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2000亩示范田中,汤泉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书记樊丛丛望着这片丰收在望的稻田说,按每公斤稻谷3元计算,每亩净增收益能到150元,2000亩水稻田仅就育苗基质添加木霉菌这项技术就多赚了30万元。
查看详情
2025.10.24
24
2025/10
【紫金山新闻】从地头到舌尖,南农“田间课堂”开讲
10月24日,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走进在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在水稻收割现场,开启“沉浸式研学”,探寻一粒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历程。
查看详情
2025.10.24
24
2025/10
【扬子晚报】菊花新网红“丹心”“粉莺”“红蕊”争奇斗艳,未来有望见到“蓝菊花”“荧光菊”
10月23日,记者在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见到了这些菊花新晋网红,它们花型花色各异,或清雅,或灵动,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圈粉”。记者采访获悉,南农正在运用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研发新品种,未来还能见到“蓝色菊花”和发光的“荧光菊”。
查看详情
2025.10.24
24
2025/10
【紫金山新闻】南农菊花又出了新品,夜里会发光的菊花正在培育中
10月23日,位于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花卉基地的湖熟菊花园里,菊花竞相开放,南农丹心、南农粉莺、南农红蕊、南农衡绿……一批南农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市民们的追捧。
查看详情
2025.10.27
27
2025/10
【现代快报】从舌尖到田间!南农大学生在稻田里探寻一粒米的诞生
9月开学季,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走进食堂,与新生共品“开学第一餐”,这碗喷香的米饭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的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教授育成的“宁香粳9号”金牌大米。近日,为了让师生更直观地了解“宁香粳9号”,该校后勤保障处联合农学院,组织师生走进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在水稻收割的现场,开启“沉浸式研学”,探寻这粒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历程。
查看详情
2025.10.24
24
2025/10
【现代快报】从万亩花海到产业蓝海,“南农菊”家族又添“新人”
10月23日,恰逢霜降,在南京江宁湖熟,色彩斑斓的菊花,正在迎着秋日的暖阳,向八方来客展示最美的模样。南京农业大学校长、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负责人陈发棣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启菊花遗传育种研究,如今,无论是鲜花基地还是规模化的生产企业、花卉拍卖中心,“南农”标签的鲜切花都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当前,南农正在研发蓝色和荧光色的菊花。未来,夜晚赏菊有望成为新风尚。
查看详情
2025.10.24
24
2025/10
【南京广播电视台】从舌尖到田间!南农大学生稻田探寻优质大米的育成
9月开学季,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走进食堂,与新生共品“开学第一餐”,这碗喷香的米饭,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的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教授育成的“宁香粳9号”金牌大米。
查看详情
2025.10.24
24
2025/10
【江苏卫视】霜打菊花开: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在这里!
【江苏卫视】霜打菊花开: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在这里!原文链接:https://m.jstv.com/video/2025/10/23/1431008991773949952.html
查看详情
2025.10.25
25
2025/10
【紫金山新闻】从田间到餐桌 南农大“沉浸式研学”探寻金牌大米育成记
10月24日,南京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前往高淳区水稻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研学”,实地探寻荣获全国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宁香粳9号”从田间到餐桌的历程。在收割现场,农学院副院长王益华教授介绍,“宁香粳9号”是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利用系谱法育种技术,成功攻克了优质稻易倒伏、产量低的难题,实现了口感与产量的完美结合。
查看详情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9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
/
36
跳转到